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所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性、全局性的重要会议。会议为我国各项建设事业都勾勒出了清晰的宏伟蓝图,也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树立了新的发展目标,那就是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将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书写好教育强国的奋进之笔,我们就不能只采取“经济决定论”裹挟下的提升学校“硬实力”的发展路径,还应该在提升硬实力的基础上,着力提升以价值性、文化性、制度性为核心的学校软实力。
一、提升学校“硬实力”:经济决定论驱使下的教育强国路径
经济决定论是指把经济投入视为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没有看到文化、制度、理念等非经济因素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所谓的硬实力,在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看来主要包括军事实力、经济力量、基本资源等。投射到教育领域,主要指的是学校的经济状况、硬件设备和校园环境等。硬实力能够为主体自身的发展、主体与其他组织的竞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经济决定论的驱使下,我们更多将精力集中到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等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确定了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我国GDP总量的4%这个目标以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们最终在2012年实现了“追4”的梦想。“追4”梦想的实现,实质性地改善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提升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硬实力,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阶段到质量提升阶段,我国的教育发展、学校建设在不同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不同层次上有着丰富的发展。
但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召唤下,衡量教育的强与弱、质量的高与低,不仅看有没有优质的校舍、先进的设备、充足的资金等外部实力,更应看重学校自身有没有内涵、价值等内部发展潜力。若过于侧重经济之维度,教育和经济的良性发展皆不可得。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在盘活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否则,不仅难以发挥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应该有的活性因子的作用,还可能滋生学校等、靠、要的惰性思维,造成学校创新能力、进取精神、内涵式发展动力不足。
二、软实力竞争:国际范围内教育竞争的新形态
对国内外的关注者来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多是这种硬核崛起令人瞠目结舌,感叹中国发展的奇迹。相较于硬实力发展的高度,他们对于我国的文化、价值理念、制度等无形的软实力发展的程度知之甚少。
基于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考量,软实力和硬实力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软硬兼施”即是强国之路,教育强国亦是如此。包括学校在内的任何组织与单位,都不能仅仅依靠硬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而要依靠包括硬实力、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的加持。特别是软实力,它不仅代表了国际范围内国家之间竞争的新形态,也代表了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组织之间竞争的新形态。在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知识经济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脉络下,软实力的提升,不管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还是对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权重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将会变得越来越大。
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主要包括文化感召力、价值观念被普遍接受的程度和基本制度的凝聚力等。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非物质性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受到他国的欣赏与肯定,则它将遭受更少的抵制,甚至它将借助自身的吸引力使得其他国家愿意紧随其后,在此过程中绝无“强制”“灌输”“收买”的意图和倾向。而学校的软实力指的是学校以文化性、价值性、制度性等方面的吸引力为核心,整合教学要素与教育资源而形成的具有竞争性的影响力。简而言之,学校的软实力实则是以影响力与吸引力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让其他组织和个人向往与喜爱的能力。如果说硬实力是学校的“躯干”,是学校得以生存的基础,那么软实力就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得以发展的动力。前者关系着教育规模“大不大”的问题,后者则关系着教育质量“好不好”的问题。学校基于自身的文化底蕴、价值理念、制度创新向外界折射发展潜力,通过吸引力而实现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发源地,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承载着重要使命。
三、提升软实力:实现教育强国梦的重要抓手
提升学校软实力,不仅是学校形成自身特色的要求,还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征途上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校可从文化自信、价值自信、制度自信的视角下出发,挖掘、传递、使用校内具有文化性、价值性、制度性的教育资源推动强国之梦。
(一)文化自信:挖掘教育资源的原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文化大国,以五千年的历史为祭奠、以自身的传统文化为资源孕育着这片沃土。近代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时代议题而不断更迭。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弘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确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文化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再到21世纪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以及当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我国始终关注文化的建设,逐渐积淀了基础广泛且深厚的文化自信,表达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学校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课程、环境传递着以文化人的作用,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自信的土壤中,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奋发向上的红色革命文化、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文化、铸魂育人的新时代文化等为学校教育注入天然的、可挖掘的教育资源,学校可通过挖掘这些极具文化性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建设、内涵式发展、软实力的提高增添一笔。随着“十四五”规划的确立,我们还需形成文化自觉、教育自觉以助力我国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二)价值自信:传递教育资源的核心
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但其根本在于价值自信。价值自信是人们对某种思想、信念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观念状态,它是凝聚社会思想共识、共筑精神家园、汇聚精神力量的核心。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价值扭曲更不是社会主义。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便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与价值观密切相关的社会性活动,由学校肩负起向社会成员传递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观念的任务,时刻将先进、积极、崇高、具有价值性的教育资源带入人脑,聚于人心。这就需要学校树立稳固的价值自信,更清晰地把握教育资源的价值意义,把价值观念融于日常教学内容、吸收消化于学习过程中、汇聚凝练于学习结果中,有效传递具有价值性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的存在本身就具有价值。学校具体落实教育“培养人”的目的,广泛提高国民素质,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是软实力提升的重要途径,软实力的提高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因此,学校要积极肯定自身具有的育人职能,肯定自身“真实力”的价值,在价值自信的视角下,传递具有价值性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软实力。
(三)制度自信:使用教育资源的保障
贯彻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又需具备制度自信予以保障。制度自信是人们对自身制度及其优越性的充分肯定。软实力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它更依赖于接受者自身的意愿,因此在民主国家中更能发挥作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带领着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在其内部也积极贯彻着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为根本优势的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可操作的、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学校的党建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机构制度和人事制度等以民主化、法制化的趋势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因此,学校自身就应有着制度自信。另一方面,制度本身也是一种可供内化的教育资源,它作为德育的工具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树立了公正的规则意识,成为了学生获取道德知识的主要来源,这种隐性的影响比直接的道德说教带给人的影响更为深远;同时,制度本身还是一种可供外化的教育资源,它指引着师生在合理的规章制度下将教育资源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保障学校教育资源的落实,实现其价值。总之,学校内部本身有着优良的制度,应有着高度的制度自信;同时在学校内部具有制度性的教育资源也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推动着学校精神特色的形成、办学理念的落实,致力于学校软实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