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路: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
发布人: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次数:240

摘  要:劳动教育在促进社会变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劳动精神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将劳动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并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探索。依据相关政策文件与社会需求变化,可将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划分为萌芽起步、曲折徘徊、规整改革与完善强化四个阶段。以各阶段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所蕴含的理念、特征及形式为基础,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追求并坚定政治引领、国家战略的探索方向,秉承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探索原则,坚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探索理念,拓宽多元参与、力求创新的探索路径。中国共产党结合新形势,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宏观思路与政策走向做出相应调整,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思想指导;突出有效融入,强调知行统一;注重协同推进,突出多元主体,不断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及制度完善。作为实施主体的高校,需首先明晰劳动教育价值,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兼顾个性与群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劳动教育发展;继续强化沟通交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及其管理专业化水平,确保劳动教育发挥最大效用。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经验启示;现实理路

基金项目:江苏师范大学2020年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实施路径研究”(2020XKT2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公共决策与资源配置模式研究”(17BGL173)。

作者简介:周继良,男,四川资中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吴肖,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构成,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关系到新时代劳动技能者队伍的规格与质量。作为研究和传播高深学问的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力站,高校责无旁贷地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之一。鉴于劳动教育的多维价值以及高校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展开了持久而深入的探索。2020年3月,在基于教育发展趋势、社会变迁需要及时代变革诉求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目的要求、课时数量、实践活动形式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清晰而明确的指示。《意见》的出台与实施,不仅肯定了劳动教育在高校育人环节中的关键地位,同时还厘清了其基本属性与内涵。值此之际,回望历史,审思高校劳动教育发展脉络与沿革嬗变;立足现实,明晰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始末缘由;镜鉴未来,总结经验、变化以探寻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理应成为众多高校及高教研究者关心和探究的重要课题。此类研究也能为高校劳动教育制度设计、政策完善甚至微观层面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价值参考与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针并以此引领教育发展,构建了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对人口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贡献颇丰。为汲取经验和把握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学界也在不断探究中国共产党对教育的探索历程与实践经验。首先,关于教育方针变迁与传承的研究。学者认为,作为教育事业的总方向与总指针,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历经发展、调整、完善与演进,教育方针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且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方向与目标。其次,关于教育性质变迁的研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及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性质的认识存在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历史继承性,但其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轴心。最后,关于教育观变革的研究。作为教育现象与问题的基本观念体系,教育观可反映不同时代人们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之下,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同,教育价值取向由“工具”转为“素质”。

  不难发现,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对教育探索的研究中,学者更为强调教育性质及其发展的宏观大势(如教育性质与教育方针变迁、教育观变革等方面),涉及劳动教育或者高校劳动教育变迁的研究鲜有存在。2019年,伴随《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一次得到充分体现,并迅速成为高教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梳理发现,当前学界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研究主要放置于三方面。其一,价值探寻,即回应“劳动教育何为”。在此方面,学者多以劳动教育本质属性为出发点,将其视为德育、智育、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从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对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作用进行界定。从理想层面观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高校劳动教育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于现实层面而言,开展高校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助推力量,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更是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借助专业教学与实践所展开的高校劳动教育能够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作用,可保证高校学生在劳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与技术变革。其二,现实困境,即洞悉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与阻滞因素。因享乐文化的侵蚀、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调、践行机制的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在现实中逐渐产生偏差且问题日益突出,精神价值的迷失、课程资源的短缺、技能培养的滞后均成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真实写照。其三,完善路径,即探求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解决方案。鉴于劳动教育所具备的重要作用与时代价值,结合当下社会背景,学者提出,新时代的高校劳动教育应注重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将劳动教育落实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以产生积极效果,兼顾校内服务学习课程与校外实践探索;构建联动机制以提升劳动教育实施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准确评估不同形式的劳动教育成效。

  由上可知,现有研究在做出相应学术贡献、提供决策借鉴价值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探索留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1)部分研究仅从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入手,多围绕劳动教育的工具价值展开讨论;(2)现有研究多以当下社会发展现状作为研究背景,重在论述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然状态,而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发展脉络、历史变迁的研究尚存深析空间;(3)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津渡”,高校是培养未来社会实践工作者、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其劳动教育应有别于基础教育阶段,而现有研究似乎并未充分虑及高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首先拟从建党以来的高校劳动教育政策、意见及其内容入手,采用传统的时序划分方法,将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划分为四个彼此衔接却又各不相同的阶段,深入探究高校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之“根”。其次,在抽象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观察新时代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宏观思路与政策走向。最后,提出相应的完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的对策与建议,探寻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

  劳动与教育是自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存在的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从混沌到分离、从分离到遁隐、从遁隐到重现,劳动始终伴随教育发展并与之保持密切联系。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浪潮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传统儒家思想观念中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被“在劳力上劳心”所取代。社会性质的转变、新式思想的传播均为高校劳动教育的萌芽与起步提供理念与内容上的支持。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采取“兼容并包、博采众长”的思想谋略,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根本原则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对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要义、实施路径展开探寻。为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阶段对高校劳动教育所秉承的探索理念与具体表现,本研究拟对建党以来的高校劳动教育相关政策、意见等资料进行搜集、梳理与解读,将其整个探索历程划分为萌芽起步、曲折徘徊、规整改革与完善强化四个阶段。

(一)萌芽起步(1921—1949年):顺应革命形势条件

  以完整性与系统性为原则,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可追溯至1921年。在《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中,毛泽东等人首次对高校中的劳动进行说明,将劳动目的和形式概括论述为:“为破除文弱之习惯,图脑力与体力之平均发展,并求知识与劳力两阶级之接近,应注意劳动。本大学为达劳动之目的,应有相当之设备,如艺园、印刷、铁工等。”工农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以来所获得的有益经验进行整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原理被贯彻到苏区的生产建设与文化建设中。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被纳入至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 ,“教劳结合”的思想得到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可。后期,随着全面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接连爆发,教育事业表现出“适应战争需要”的倾向,高校劳动教育的革命意蕴更加明显。在此期间,无论是党的领导、将领,还是根据地大学的教师、学生,共同学习革命理论以提高革命斗争的科学水平,共同参加生产劳动以提供革命斗争所必需的物质产品,不仅在理论上得到普遍认可,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受社会背景的影响,当时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部分大学仍为干部学校,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专门承担高等教育的办学组织与教育机构,但对其劳动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的探索却同样可为后来及当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与工作部署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曲折徘徊(1950—1977年):力显新式教育特征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及认知误区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所持的高校劳动教育理念几经更迭,探索过程颇显曲折。前期,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阶段,国民经济与社会秩序由战时紧张状态转向和平建设状态,中国共产党结合新国情、新环境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做出调整。1950年6月,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围绕高等教育方针、方向和内容与教育专家共同商讨,强调“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在团结改造原有知识分子的同时,增加新的血液”“全国高等学校都要重视实践,都要提高理论水平”。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又对新中国的教育方针进行再次澄清,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受“劳动者”教育目标的引领,国家倡导将劳动融入于高等教育中,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级文化水平、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且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级建设人才。后期,国内开始了“十年动乱”,大学成为此次运动的重要阵地,劳动教育理念与原则受到严重干扰。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让大多数知识分子到工农兵中接受再教育;选拔工农兵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高等教育缩短学制、减少文化课程,增加劳动实践环节。此时,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受到“左”倾激进主义的严重束缚,高校劳动教育转向教条主义发展模式,其革命价值被过分夸大,“劳动即为学习”“学校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等观点甚嚣尘上。

(三)规整改革(1978—1998年):匹配经济发展所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束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将党与国家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教育事业发展从“为阶级斗争服务”转变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在同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邓小平在总结、汲取文革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求将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贯彻到底,全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本次会议还修改了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要求高校均衡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社会活动的时间比重,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时需要考虑专业特点,以对口劳动为主。伴随经济领域的市场化与全球化,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劳动教育围绕专业展开的趋势更为明显。高校劳动教育逐渐与专业实习、实践相融合,劳动技术教育与社会实践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党与政府也开始注重劳动思想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并行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提升,避免出现重视技术、轻视思想的取向。1994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指出需通过加强劳动教育来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多维价值与多重作用。

(四)完善强化(1999年至今):体现全面发展要旨

  1999年,为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劳动者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文件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此时,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区别被社会大众广为熟知、接受。进入新世纪,劳动思想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得到强调。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倡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地位提升至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的高度。2019年,为落实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将修订教育法且把“劳”纳入教育方针作为当年的工作重点。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印发了《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简称《指导纲要》),围绕高校劳动教育性质与理念、目的与内容、形式与内涵、课时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澄清说明,指出高等学校应依托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创新劳动教育,使大学生增强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的意识。

三、四大“法宝”与经验:方向、理念、原则和途径

  由上观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原则,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念,对高校劳动教育进行了长期的努力探索,取得了应有的成就并积累了诸多宝贵实践经验。为此,本研究从方向、理念、原则与途径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探索经验进行抽象和总结,以期为当下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供引领性与建设性的思路。

(一)坚定政治引领、国家战略的探索方向

  所谓政治引领即强调高校劳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均要在党的领导之下进行,凸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时代命题,而国家战略则是要求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需要围绕国家的总体目标与大局形势。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心节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发展与建设的探索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国家经历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的动荡变革,文化教育需要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劳动教育在物质生产中发展和提升。如在大生产运动所倡导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方针指导下,众多根据地高校遵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教导原则,鼓励学生在学习革命理论、研究抗日救国道路方法的同时,参加农业、手工业多项生产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社会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投身各项建设,于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对口性”得以提升,转为在专业实习、实践中进行。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专业技能型人才成为众多高校的培养目标,将劳动教育寓于专业实践、实习中的范式得以延续。进入21世纪,国家对教育事业日益重视并给予重大制度关切,更加强调素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素质”等现象亟须破除。党与政府认为组织学生参与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够确保学生掌握科学的专业技术与形成科学的劳动思想观念。尤其是近年来,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智能制造”等战略也得以正式提出与实施,这需要对高等教育做出更为优化的设计与调整,高校劳动教育则需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其育人价值也需要得到不断体现,内容需要不断丰富,形式也需得到更大程度的创新。

(二)秉承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的探索原则

  一方面,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所谓问题导向,即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度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另一方面,所谓实事求是则是指劳动教育工作不能远离现实社会,不能脱离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高校劳动教育的设计与部署表现出因地而变、因时而变的特性。从探索历程的四个发展阶段来看,各阶段社会环境与主要矛盾均不相同,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抓住社会发展或现行劳动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反馈中的关键问题,对高校劳动教育政策进行及时、科学地调整。首先,在萌芽起步阶段,面对工人阶级难以单独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这一难题,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摸索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形成统一战线。于是,此时的高校劳动教育成为塑造阶级力量、增强高校学生阶级意识和政治觉悟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对当时社会各阶级群体构成及其对革命的态度进行了逐一分析,认为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小资产阶级是“最接近的朋友”。因此,运用“教劳结合”的手段激发高校学生的革命热情、形成统一战线,成为此阶段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劳动教育的影响之下,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小资产阶级能够对工人阶级力量形成科学的认识,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加快自我身份的转变。其次,在曲折徘徊阶段,“破旧立新”的观念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吸收广大劳动人民家庭的子女进入大学。高校劳动教育承担起改革旧有大学及其育人模式、争取和团结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再次,在规整改革阶段,“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为应对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转型对大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与实践能力提出的要求,共产党引导高校借助劳动教育来培养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人才。与此同时,伴随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体力劳动的中心地位已经被或正在被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所取代,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社会地位的不对等导致高校学生劳动观念出现些许偏差,高校劳动教育适时地加入了劳动思想教育以匡扶学生观念。最后,在完善强化阶段,如何推动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变革所需成为高等教育新的任务。尽管党与政府多次发文强调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肯定其现实作用与意义,但从实践层面来看,高校素质教育发展、实施仍陷于不充分、不平衡的困境中。劳动教育在“五育”中的地位仍然不高,对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甚是有限。这一现状表明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驱动作用需要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力。总之,中国共产党总是根据每个历史发展阶段对人才需要的客观需求与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办学方针,努力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实习环节之中。

(三)坚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探索理念

  如前文所述,不同阶段的高校劳动教育发展侧重点不一。但在“关于劳动的教育”与“通过劳动的教育”相互博弈的情形下,高校劳动教育发展转变的总体趋势呈现出由“物”向“人”的倾向。具体来说,从最初强调培养学生的阶级意识、革命意识,到随后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再到现在对劳动技术与劳动思想地位、作用的双重肯定,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历经政治人、技术人与素质人的三次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领域中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得到了广泛重视,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开始由“外”及“内”。中国共产党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探寻愈发重视国家本位与个人志趣的均衡,学生发展、成长为最终旨归,如上文所提及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强调受教育者应注重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由于教育场域内学生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超越技术理性中物的尺度,趋向人内在尺度的回归。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也不再囿于政治、经济、道德,还涉及美学、文化、交往、生态、身体哲学等多维视角。高校劳动教育目标也不再仅强调单一维度,而是注重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三维构建,劳动技术的训练、劳动精神的培养、劳动观念的树立均成为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作用的具体表现。

(四)拓宽多元参与、力求创新的探索途径

  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除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资源优势与多元智慧之外,还非常重视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其实,诸多重大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出台与相关专家、学者、利益集团的建言献策密不可分,这些多元主体在政策的制定与变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甚至可能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主体的相关科学建议经采纳后通过合法程序就能成为公共政策。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公共决策的这一性质与特征的重要性,不断吸收多元主体参与高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决策,甚至激励他们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各种资源支持和平台保障。所以,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建设与政策出台很多时候就会受到其他多元主体意见的影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多专家学者将劳动教育视为改造旧有知识分子、促进其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重要手段。这些专家学者的认知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校出台了相关劳动教育的具体政策,而且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形式。尽管“文革”时期这一理念被曲解,劳动教育被抹上了阶级斗争的政治色彩,成为“反修防修”、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但却仍可以看出这一做法是教育事业对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回应,为此后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上文所述的完善阶段,专家学者甚至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高校劳动教育更是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与作用,他们通过科学研究、学术论坛、调查报告或者政策咨询等方式积极为党和政府、高校等建言献策。近些年,诸多专家学者、高校都对高校劳动教育开展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同时召开了专题学术研讨会,对高校劳动教育制度设计、具体举措的出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外,从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到专业实践,从勤工俭学、科研创新到产学研结合、公益活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劳动教育与高校学生专业、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劳动的内涵与外延得到快速拓展。其所涉及的主体既包括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者、高校层面的管理者和一线教师,还包括社会层面的用人单位与实践单位。如在完善强化阶段,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与新变化,党与政府积极协调和引导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开放实践场所,支持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与新型服务性劳动,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形式方面,中国共产党更是力求创新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将实践锻炼、专业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至高校劳动教育中,兼顾技术与思想两个层面。总之,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以劳动思想教育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观念的形成;以劳动技术教育提升学生专业发展水平,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之所需。

四、新时代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宏观思路与政策走向

  步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立足现实、把握形势,在镜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高校劳动教育进行了新的布局与规划。党与政府进一步完善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规范了劳动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精准把握了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目标定位,促进劳动教育与其他育人方式的有效融合;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模式创新、协同推进,突出多元主体的地位与作用。

(一)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思想指导

  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政策制定、工作部署方面,中国共产党从人才培养全局出发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的把握,加强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统筹规划。其一,指明内涵意义,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提供合理性依据。党与政府将高校劳动教育提升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高度,要求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阵地,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从而转变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处境。其二,完善制度设计,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合法性依据。一方面,将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中,突出劳动教育地位优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边界不清、地位不明的问题,常被认为是体育、德育或社会实践的组成部分,导致其失去独立地位、实施难度较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劳动教育在“五育”中具有独立地位,可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此后,劳动教育的地位获得了普遍认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构建实施保障体系,突出高校劳动教育特色。新时代,党与政府相继出台了《意见》《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力求高校劳动教育实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课程建设来看,鉴于课程是高校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认识劳动价值的桥梁,相关政策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学时数量与具体内容做出硬性规定和指导性意见,要求高校要优化课程设置,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从评价体系来看,高校需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经费投入和安排来看,高校可将劳动教育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其三,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引导,为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提供适宜性环境。上述两个文件均提及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在校园文化中强调劳动文化。与政策、规定的刚性要求相比,文化氛围的营造更易提升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

(二)突出有效融入,强调知行统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延续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围绕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与目的展开探索,要求高校将劳动教育同其他教育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劳动教育多重作用与价值的发挥。一方面,从形式来看,党与政府充分考虑了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之间的差异性。高校要紧紧围绕当前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将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开展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另一方面,从目的角度出发,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价值的追问并未将其局限于某一特定维度中,而是体现了其综合育人的价值。因此,党与政府着力强调高校劳动教育的多重作用。一是将劳动教育同高校立徳树人相结合。高校劳动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二是手脑并重,强调知行合一。与单独的体力劳动不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要求通过劳动实践促进高校学生获取现代化科学知识、技能技巧;要求通过劳动教育加深高校学生对劳动内涵的理解和劳动价值的把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劳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劳强体,注重心智与体能的双向提升。伴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日益提升,诸多领域的劳动形式逐渐从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也间接导致了轻视体力劳动不良观念的产生。为转变这一观念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党与政府要求高校劳动教育要均衡发展学生的心智与体能,既让学生获取丰富知识、动手实践,也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四是以劳育美。劳动教育与美育密切相关,不仅表现为劳动教育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还表现为劳动教育可帮助学生提高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

(三)注重协同推进,突出多元主体

  高校劳动教育内容的多元、目标的多维等特点均表明其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高校与家庭所构建的“教育场域共同体”。从相关政策、文件内容来看,党与政府已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所涉及的主体进行了科学的定位,认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首先,尽管与中小学阶段相比,高校学生的思想有着较强的独立性,但其成长与发展同样受家庭的环境氛围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家长需要厘清体力劳动与脑力的对立统一关系,摒弃分数至上的传统观念,涵养优良的家训家风,为高校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实质性建议。其次,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开展需要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针对社会对大学生劳动认知的影响和贡献不足的现实,中国共产党强调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最终价值标准应是社会标准,社会可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实践场地与检验标准。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来看,党与政府要求高校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中。同时,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着力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社会文化氛围。最后,作为劳动教育实施的主导力量,高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具体表现为:(1)对劳动教育的实施机构与工作人员进行科学规划与部署,为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机构和人力保障;(2)明确和把握劳动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3)组织协调各方主体关系,科学设计劳动教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动力。

五、经验启示与借鉴:高校劳动教育推进的现实理路

  通过审视中国共产党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探索历程与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党在高校劳动教育理念的树立、目标的确定与实施路径的完善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共产党依据新的形势与变化,分析并指明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对其做出了科学的规划与指导。作为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高校可从诸多经验与现实要求中获取相应启示以促使劳动教育发挥最大效用。

(一)坚持党的领导:发挥高校党委对劳动教育的领导和引导

  当前,劳动教育已被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党委需对劳动教育做出科学把握,确保劳动教育政策得以贯彻落实。总体来说,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优化治理格局,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领导和引导力度。一是以高校党委的组织力为引领,进一步研究健全高校劳动教育运行管理机制和职能职责体系等重要问题。可考虑在党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等高层议事决策中增加劳动教育规划及实施方案的专项议题,确保高校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在高校落地生根。二是发挥高校统战部、宣传部、工会等党群部门的应有作用,加大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拓展,提升教职工、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力度和深度。三是打造党委领导下团学组织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高校党委可将共青团组织作为枢纽和中心,依托学生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进行适度延伸,让劳动教育逐步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之中。

(二)进一步增强认知:树立科学的高校劳动教育观念

  从高校劳动教育观念层面的变迁来看,政策制定者与专家学者对现实问题的诊断以及对政策价值的审视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路径与内容选择。同样,落实于实践操作环节,施教者能否真实客观地审视和深思劳动教育,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成为高校劳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所在。

  具体来说,高校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念。其一,完善劳动教育制度设计。从职能边界角度看,高校需厘清劳动教育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之间的关系,使其有条不紊地开展与实施,尽力做到不缺位和不越位;从内涵阐释角度看,高校必须重新定义劳动教育,明确劳动与学生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创造能力;从考核评价角度看,劳动教育不同于理论知识传授,其成果难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和评判,这就要求高校在评价学生劳动成绩方面需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其二,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特性。与中小学教育阶段不同,高校劳动教育需要凸显专业性、思想性与情境性。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不同于中小学生,高校学生一般具有特定的专业背景,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表现出一定的专业性。此点在《意见》与《指导纲要》中也得到充分体现:较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日常生活劳动,高校劳动教育内容更为强调专业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2)高深的知识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高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学生经验积累、技能提升的渠道,也应是师生共同研习劳动教育理论、探寻高深学问的有效途径。目前,部分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时,已注重实践锻炼与理论深化的同步进行。(3)任何实践都需要在一定的情景下完成,高校劳动教育同样也不会处于“真空”之中。高校仍需以问题为导向,将劳动教育放置于专业学习与研究的真实情境中。其三,理清“五育”之间的关系。受“智育至上”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劳动教育在日常教学中被淡化、弱化甚至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高校管理者与教师在实施劳动教育前应明确劳动教育与其它“四育”之间的互蕴与互摄关系。实际上,“五育”中的任何一项都包含了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以及行为的要求,区别仅在于强调的侧重面和具体内容上。“五育”各自任务的实现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具有相通之处。劳动教育是其它“四育”的具体运用,学生可在劳动之中验证知识、树立品德、增强体魄和探寻劳动之美。

(三)兼顾个性与群性: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劳动教育发展

  从高校劳动教育目的层面的变迁来看,兼顾学生个性与群性发展、统筹劳动教育技术性与思想性是高校劳动教育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推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思路。但受制于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有所偏重。目前,以专业实习、实践为主要形式的劳动教育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技术性需求,但关于思想性与群性的培养似乎需要有所加强。鉴于此,高校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劳动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态度;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理念。

  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劳动教育发展,需要高校明确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从目标维度出发,二者存在相通之处,即均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在通过思想引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劳动教育则是以实践作为途径,促进学生理解劳动价值、磨练意志,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从效用维度出发,二者呈现共轭关系。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劳动教育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与思想。鉴于此,高校可在保持劳动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使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首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结合,通过理论学习,解读经典思想与政策,阐述劳动教育理论变迁及其缘由,明晰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其次,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结合。作为大学阶段课程的核心主干,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往往较高,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中,既能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又能体现特色所在,并引发学生共情共鸣。最后,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劳动精神的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更应体现于管理细节和管理环节之中。例如,已有部分大学开始强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支持学生自主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活动。

(四)进一步加强沟通:创新高校劳动教育形式

  从高校劳动教育形式层面的变迁来看,自上而下的“政令传达”是推动其形式变迁的重要动力。尽管在相关政策中多次提及高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专业特色开展劳动教育,但从实践层面来看,“多校一面”“见物不见人”仍是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顽瘴痼疾。因此,高校应以国家政策、法规为蓝本,结合本地、本校甚至本专业的特色,综合利益相关者意见,细化劳动教育的实施规定,创新适合自身的劳动教育形式。

  首先,高校需加强与学生沟通,甄选学生意见与建议,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其参与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因此,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前,可通过学生会议、意见调查、沙龙等沟通途径,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在保证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与方法,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其次,利用新技术,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任务,多由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承担。尽管这一措施能够强化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高劳育能力,促进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但不可否认,目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师似乎已承担较多的工作任务,对于劳动教育可能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另外,由于教师接受教育的背景与经历存在较大差异,劳动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行为习惯特征,高校可打破集中时段、封闭空间的传统知识传输模式,利用慕课(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比较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知识进行理论教学。在挑选劳动教育课程内容时,高校需以大学生所学专业为基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与感染力。最后,构建社会、家庭与学校联动机制。劳动教育价值的多元、内容的广泛和形式的多样,其实更需要家庭、高校与社会等多方主体参与其中。在顶层设计已初步形成的情况下,高校可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建良好的劳动教育生态。从具体实践看,已有诸多高校开始结合办学实际、因地制宜地与企业建立深度联系,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基地等形式开展劳动教育;借助学生实践、实习等机会,组织教师进入实践单位,针对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展开交流,获取用人单位对高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作为劳动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家庭凭借强大的感染力成为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媒介”作用,通过问卷、电话访谈等形式,从学生这一重要对象和群体获取其家庭对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见与建议,延伸劳动教育的养成环境,构建劳动教育的完整闭环。

(五)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及其管理专业化水平

  对高校自身而言,高校劳动教育及其工作开展目前还停留在研讨、宣传动员和按照政府要求制定初步方案这一层面,还谈不上该项教育及其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及其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其核心要义在于多元主体的参与治理,需要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其一,开展高校劳动教育专题的实质性学术研讨。可考虑组织政府部门、产业企业、专家学者和实践部门管理者充分研讨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属性、必要性、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基于不同学科专业的性质与特色开展差异化的劳动教育等问题。目前高校劳动教育学术研讨会多半是根据政府要求和相关政策文件规定而组织实施的,真正意义的实质性学术研讨还不够,需及时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听取和接纳利益相关者的科学合理意见。其二,努力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科学化研究水平。可以考虑组织和实施高校劳动教育专题立项,通过课题申报、专项委托等形式,激励和吸收高教研究者、院校研究者和实践管理者加强基于高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其三,成立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还需要专业指导委员会这一议事决策机构的专业指导和组织保障。高校可考虑成立校级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吸收政府部门和产业企业相关负责人、高校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学科专业带头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学院(系)二级教学科研组织亦可成立学院(系)级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参照校级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吸收与学院(系)学科专业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行业企业负责人、学院(系)分管负责人、学科专业带头人甚至学生代表参加。高校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劳动教育相关重要事宜的商议与决策,主要涉及到不同学科专业劳动教育的目标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劳动教育内容与形式(含学时学分)及劳动教育绩效评价等。当然,提升高校劳动教育及其管理专业化水平,可能还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宏观谋划、制度设计及具体运作机制的构建,真正把劳动教育纳入实质性教育教学过程,与学科专业教学充分对接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