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写作的10个原则
发布人: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2-08-30   浏览次数:61
一、确定主题和读者
选择的主题必须:
1.你特别感兴趣, 最好是最近有一些新的研究论文,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等,需要写综述;
2.对于学科是重要的,这样,你所能参考的文献就比较多,而且也会有很多人愿意看你写的综述;
3.有非常明确的研究问题,否则,所包含的文献就会有上千篇,太泛泛的综述对别人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要综述的主题往往来源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也可能是阅读或者讨论时兴致所致。综述所针对的读者群最好能专一些,如果是跨学科的综述,其他领域的学者也可能感兴趣。

二、文献检索与再检索
确定好题目后,就要开始检索文献。以下是检索文献的五条建议:
✏️ 记录检索的过程,以便可以重复检索
✏️ 对于找不到pdf的文献,要记下题目、作者和期刊,之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取。
✏️ 一定要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如Mendeley,Papers,Qiqqa,Sente 等。(个人最喜欢Zotero)
✏️ 早些确定哪些论文应该保留,哪些不应该保留的标准。这一标准,也就是文献检索涵盖的范围,可以在综述中做出相应介绍。
✏️ 不仅要看研究论文,也要看之前的综述。假如某一领域已经有相关的综述,也不要轻易放弃, 而是要继续准备你自己的综述。这时候可以这样应对:
1⃣️在你的综述中讨论之前综述的研究方法,不足和结论;
2⃣️努力找出一个之前综述没有涉及或者讨论不够深入的方向;
3⃣️整合该综述之后出现的新的研究成果
检索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时,一定要记得以下三个原则:
✔️要全面
✔️要在不同数据库中检索, DBLP,Google Scholar,ISI Proceedings,JSTOR Search, Medline, Scopus, Web of Science....
✔️要检索相关文献以及图书被引用的情况

三、读文献时要做好笔记
如果读文献时,自己想到的如果不及时写下来,那么在写综述的时候,就需要超级好的记忆力。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 读文献时,最好能将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要想一下,这篇文献应该放在综述里面的什么位置。有了这些笔记,写作时再进一步组织正文就容易得多。最好避免在没有阅读笔记时写综述,因为那样难度极高。也要注意,文献阅读笔记要用自己的话写出来,避免直接拷贝原文的句子。笔记要写写清楚作者、年份、题目等, 以备参考,文献管理软件这时候肯定能帮到你。

四、选择综述的类型
按照长短,综述可以粗略分成小综述(minireview)和大综述 (full review)。小综述有字数以及引用文献数的限制,内容短小,一般只包括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受到一些杂志的青睐。
小综述一般来说不会列出一些进展的细节。大综述则比较自由,可能会包括一些研究进展的细节,同时也会列出一系列文献,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阅读。按照内容,有描述性综述(descriptive)和 整合性综述 (integrative)之分。
描述性综述着重方法、进展以及相应的解释。整合性综述着重于研究的思想以及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叙述性综述以及定性综述,系统性综述等。系统性综述基于现有文献的数据,检验假说,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是常用方法。各种类型的综述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需要根据问题、文献、作者以及刊物等灵活选择。

五、综述要聚焦,但又能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综述要讨论的问题要明确,同时也要放在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中。这样既有同行阅读,也可能有其他领域的学者阅读。

六、要有批判性和一致性
好的综述并不是只是介绍当前的进展,罗列文献。综述需要指出研究方法上的问题以及研究中的不足等。读者在读完一篇好的综述, 应该了解:
?所综述领域的主要进展
?有争议的领域
?主要的研究问题
当然,要实现这三个目标是不容易的。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的方向,邀请不同的作者撰写不同方面,有助于写出一篇优秀的综述。从写作风格上,好的综述在行文(语态、时态等)也会保持统一。

七、逻辑结构
优秀的结构往往有以下特征,让人开篇有益:
1. 反映最新进展;
2.有良好的结构;
3.行文流畅;
4.聚焦;
5.具批判性。
研究性论文用到的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类似的结构,并不适用于综述性论文。但是综述论文也要交待清楚综述的背景和意义,通篇要有清晰的逻辑,列清楚综述的主要结论以及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takehome message),这些和研究性论文是相通的。
系统性综述近年来常常包括文献检索的方法,如给出用了哪些数据库, 用了哪些关键词, 检索的时间范围等。
为了让综述的结构更清楚,可以画一个流程图, 设定好各部分的内容,分别撰写,再将各部分串起来, 以便吸引读者和引导读者阅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流程图不但对于写综述是十分有用的, 甚至可以放在综述中。

八、听取同行的意见
综述论文会跟研究论文一样,需要审稿,需要同行评议。写综述时,由于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容易引入一些小错误。审稿人一般能发现综述稿件中表达模糊、不准确或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一般在提交之前,要仔细检查稿件的字词、语法等错误,以免让审稿人提出一些让人尴尬的意见。写好的稿件也可以先发给同事或者合作者们看一看,以了解一下不同的合作者有什么意见。对于有争议的观点,获得反馈是很重要的,修改后可以进一步提升综述的质量。

九、综述包括自己的研究时,要尽可能客观
有些人在综述中对自己的研究评价过高,或者可以贬低一些同行的研究,甚至完全不提及。这样都是不好的。由于从事的领域相近,一些研究人员难免会有利益冲突的情况发生。此时最好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竞争者的贡献。邀请多个人参与撰写综述,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客观性。

十、综述要涵盖最新进展,也不能遗漏年代久远的“睡美人”
从发表到收录的数据库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有时候甚至是几个月。所以稿子写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过时了。在稿件的修改阶段再进行文献检索,以涵盖最新进展是很必要的。
由于综述本身要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研究方向等,有时候,一些很久以前的文献,虽然可能很少被引用过,但其重要性需要重新评估,这些被遗忘的文献,可以称为“睡美人”。新旧兼顾,是一篇优秀综述所要做好的工作。
修改论文、综述或者申请书,真的很累, 甚至感觉比自己写还要累。总结起来, 大概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1.缺乏中心思想,看不出作者的观点。看了半天,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
2. 缺乏清晰的结构。结构不清晰,想要看懂不容易。
3. 行文冗长,絮絮叨叨。唉,作者高兴就好……
4. 内容空泛。XXX将有力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环境,保护绿水青山。是的,我也同意,但是是怎么保护的?说得太大, 我有点儿不信呢。
5. 引入不必要的概念。本来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事, 非要弄出一个新概念或新的专业词汇。抽象出新词汇或者引用过时的概念都不太好。如,XXX将促进“生态平衡”……问题是现在谁还用生态平衡? 
6. 观点前后矛盾。刚刚说的XXX很重要, 下一段马上说, XXX不重要了。真是180°大转弯,变化太快,小心刹不住车啊。
7. 逻辑不清。本来大部分文字读起来就挺枯燥的, 你再来个不按套路出牌,后果可想而知。
如果按照,(1)是什么问题,(2)问题的后果,(3)问题的成因,(4)怎么解决问题的顺序写,读者就容易理解。没错, 思维是发散的, 思想是立体的, 但文字是线性的。既然如此, 行文时最好能把要说的事按照一定顺序串起来, 而且必须以一种容易理解的顺序串起来。如果一个人先说(1)问题该怎么解决,再说(2)问题的后果,(3)什么问题, 最后再(4)解释问题的成因, 读者心里恐怕要骂人了。
8. 缺乏论据。论述的要求就是有理有据,还是摆点儿事实比较好,因为这些是你的论据啊 。虽然论点可能是你最早意识到的,但是还是要收集证据去支持论点, 做到有理有据, 否则又流于空泛了。
9. 论据选择不当。举例:要说明物种分布区预测的算法存在缺陷, 但后面引用的是关于物种分布数据不足的论文, 然后一直在强调数据是怎样不足……这,我还真不知道说点儿什么好。
10.用词不准。专业人士,用词还是准确一点儿好。比如phylogenetic diversity, 就翻译为“系统发育多样性”吧, 至于“谱系多样性”,额,麻烦再改改吧,倒不是说完全不行, 而是“谱系”已经另有所指,不要再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掺和了。这让我想起几种植物:苦苣菜、苦荬菜、苣荬菜、苦菜、小苦荬……命可真够苦的。做研究本来就不容易,不要再用中文增加困难了……
11.语法错误。英文没有学好的童鞋们, 请继续努力哦
12.英式中文和中式英文。“DNA条形码图书馆的组建与物种丰富的自然群落的关系特别密切,物种准确鉴定将促进详细的生态学司法研究。”……好了, 你爱说什么说什么, 这中文我看起来不太爽……别拦我,我下次直接百度翻译。在这里,我要友善提示一下,要“小心落水”哦:Take care to fall into water....
13.图表质量太差。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三线表, 三线表, 三线表;分辨率, 分辨率, 分辨率……
14.引用文献不足或缺少重要细节。做进化树,还是要介绍用什么软件建的树吧;同理, 物种分布区预测, 也要说清楚是用什么软件预测的。All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in R, 就这么一句话就概括了数据分析部分,真的很厉害……但是,你说的我做不出来, 我面壁思过去了。
参考文献:
Pautasso, Marco.2013. “Ten Simple Rules for 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 Editedby Philip E. Bourne.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9 (7): e1003149.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cbi.1003149.